推广 热搜: 全程机械化  深松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玉米收割机  2016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安徽省粮食机械化烘干现状调研及发展建议

   日期:2019-07-12    
核心提示:情况说明:今年5月28日,安徽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沿淮颍上县调研“三夏”工作时,把粮食机械化烘干列为调研重点之一。在该县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他高度关注烘干机械使用和服务情况,并要求完善烘干服务体系。根据调研情况,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排农机管理处抓紧摸清全省粮食机械化烘干发展情况,报省委省政府。下面刊发的,就是这个材料的主体内容。

“及时烘干安全入仓”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耕耙播收后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同时,有效的烘干处理对于粮食丰产丰收、提升生产效益、提高加工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安徽省机械化烘干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省烘干机保有量达1.38万台,烘干能力55.2万吨,居全国第2,次于江苏。近期,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人员开展了粮食烘干机械化现状调研,有关情况如下:

一、安徽省粮食机械化烘干发展的主要特点

1.粮食烘干需求旺盛,烘干机数量快速增加。安徽省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粮食烘干机。2006年烘干机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调动了农民的购机积极性,且随着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以及机械化收获水平提高、收获期集中,人们对粮食品质的要求提升,粮食机械化烘干的需求愈加旺盛。2011年以后,烘干机保有量以每年超过1000台的速度增加,2016、2017年年均增长量均超过3000台。正常天气条件下能基本解决晾晒不足的问题,但遇到连阴雨灾害天气时,烘干能力不能满足需求。

2.烘干机区域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稻麦产区。发展机械化烘干的需求中,气候条件是当前最主要因素。在安徽省稻麦产区,收获时节阴雨天气概率大,粮食烘干装备的投资回收期短,推广应用的积极性比较高。从统计数据看,2018年全省烘干机保有量前五位分别是:六安市1889台,滁州市1599台,芜湖市1556台,蚌埠市1427台,合肥市1409台;保有量后五位是:淮北市34台,黄山市70台,宿州市166台,亳州市183台,阜阳市358台。安徽粮食机械化烘干呈现沿江、沿淮稻麦产区需求持续较快增长的趋势。

3.购买群体以合作社、种粮大户、加工大户为主,批处理能力10-30吨的烘干机最受欢迎。从购买群体上看,合作社、种粮大户、粮食加工大户是购买烘干机的主体,购买目的是自用和社会化服务。据统计,2018年全省补贴批处理量10-20吨循环式谷物烘干机545台,批处理量20-30吨循环式谷物烘干机413台,批处理量30吨及以上循环式谷物烘干机366台,批处理量4-10吨循环式谷物烘干机16台,批处理量100吨及以上连续式谷物烘干机28台。其中,批处理量10-30吨的烘干机占比超70%,最受安徽用户欢迎。实地调查发现,机械化烘干呈现专业化发展趋势,一些流转土地量大及签订大订单的大户开始选择成组购买批处理量15-30吨的烘干机,经营万亩土地的需要烘干机组达10台以上。如霍邱县城西湖乡农民李厚林已购置44台,今年还预订了22台批处理量30吨的烘干机。

4.省内烘干机生产企业异军突起,占据全国市场大头。近年来,安徽省烘干机生产企业异军突起,占据了全国近六成市场份额。目前全省共有57家烘干机生产企业,依据产量排名前4名分别为中联、正阳、金锡、辰宇,其产品覆盖全国产粮区且出口多国,其中辰宇出口量最大。六安市近年力推烘干机产业发展,全市拥有烘干机生产企业10家,2018年生产烘干机近4000台,占全省产量近1/2。在2018年农业农村部关于谷物烘干机质量调查情况的通报中,六安市辰宇、正阳两家公司生产的烘干机质量分别位于第二和第四名。农机购置补贴是近年来安徽机械化烘干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据统计,2018年,全省共补贴各类粮食烘干机械1368台,38家省内企业申领补贴,补贴机具1176台,占粮食烘干机械补贴总量的85.96%;使用补贴资金4634.29万元,占粮食烘干机械补贴资金总额的82.29%。省内企业生产的烘干机是安徽省机械化烘干作业的绝对主力。

二 、存在的问题

1.烘干设备用地难解决。粮食烘干设施占地较大,一组烘干机(按3台套),需要占地1000平方米左右。虽然有关文件将烘干机械用地纳入了农业设施用地范畴,但是其转化手续繁杂,造成粮食烘干机械设施用地难以落到实处。特别是部分不从事规模化粮食生产、仅提供粮食烘干服务的农户,无法按照规定获批设施农业用地。用地难成为制约烘干机械化发展的第一难。

2.环保要求高增加烘干成本。由于燃煤使用成本低,过去烘干机使用热源大都以燃煤为主。随着环保要求提高,很多地区禁止使用燃煤,使用成本大大增加。一是以前购置的设备需要改造或购买新设备;二是按照环保转型后的机械制造、安装费用增加;三是符合环保要求的能源如天然气、电力、生物质价格高,使用天然气、电力还需要高额开户费。这些成本令烘干机使用者难以承受。

3.一次性投入高。粮食烘干经营一次性投入高,不仅要购买烘干设备,还要有相关附属设施。据测算,建设一座中型谷物烘干中心需投入200万元左右,包括购置烘干机械70万元(可获得比例不高于30%的财政补贴),建设烘干配套设施130万元(含土建设施、库棚、燃烧炉、卸粮升粮设施等)。合作社、种粮大户等的购买力有限,投资建设烘干中心难度较大。

4.粮价下跌影响购买力。2017年以来,粮食价格下跌较大,部分种粮大户、粮食合作社建设的粮食烘干中心出现大范围亏损。这一方面让其他准客户打消购买念头,持观望态度;另一方面,准备扩建的老客户也望而却步。如果粮食价格持续低迷,可能导致烘干机行业整体销量滑坡。

5.烘干机市场恶性竞争严重。由于烘干机利润较为可观,生产制造技术难度不大,进入门槛不高,导致生产企业一哄而上、相互抄袭仿造现象严重。部分企业产品质量不过关,机器使用寿命低、烘干不均匀等。同时,企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特别是打价格战,在竞标政府项目时靠低价中标,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几点建议

从抵御自然风险、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需要由市场和政府两端发力,全面提高安徽粮食主产区烘干覆盖能力,以确保面对突发异常气候的应急烘干需要。建议加强政策创设和统筹规划,解决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将烘干能力建设纳入应急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烘干机械的战略储备作用,探索灾害天气下粮食机烘作业政府购买服务和应急补偿机制。建议根据粮食种植面积和农民需求,合理规划布局粮食烘干服务半径,倡导产地烘干,防止一哄而上。

2.保障粮食烘干机械设备建设用地。建议国土部门落实对农业用地的相关政策,将粮食烘干机械设备用地纳入设施农业用地范畴,加快审批进度。同时积极盘活农业存量土地,充分利用废弃学校、乡镇企业、办公场所等用于烘干中心建设。

3.支持烘干机生产企业转型升级。依托安徽在烘干机产业领域的先发优势,优化烘干机装备产业结构布局,整合资源,建设区域性产业园区,打造烘干机械产业集群。对于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给予金融支持。

4.对建设烘干中心给予补贴。支持粮食烘干服务向专业化发展,提倡省级和地方政府对建设烘干服务中心所购置的烘干机予以叠加补贴,对烘干配套设施、厂房建设等实施补贴。

5.出台政策鼓励使用环保能源。对现有粮食烘干设备的环保节能升级改造进行补助,对于改用绿色能源的用户,给予有关费用减免支持。

6.开展粮食烘干机械金融贷款试点。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农业新型组织采取以烘干机抵押、农户联保或质押等方式进行贷款,解决购机户融资难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帮助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14010918号